轮胎需在复杂工况下承受高频次负荷循环,耐久性测试通过模拟实际使用场景验证其寿命可靠性。上海百检检测中心通过合作实验室网络,提供多维度耐久性检测,具体内容如下:
适用于乘用车、商用车、工程车辆轮胎,包括新胎设计验证、在用胎定期检测及翻新胎寿命评估,覆盖子午线胎、斜交胎等类型。
- 国内标准:GB/T 4502-2023《轿车轮胎性能室内试验方法》、GB 9744-2024《载重汽车轮胎》(耐久性条款)。
- 国际标准:ISO 10191:2021《轿车轮胎耐久性试验方法》、SAE J1269(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轮胎耐久测试规范)。
- 高速耐久性试验
- 乘用车轮胎:转鼓试验机以 160km/h 速度运行(温升≤35℃),持续 4 小时无脱层、帘线断裂,验证高速工况下的抗疲劳性能。
- 商用车轮胎:分级加载至 110% 额定负荷,以 100km/h 速度运行 8 小时,监测胎面温度(≤120℃)及胎压变化(≤5%)。
- 低气压耐久性测试
- 缺气保用轮胎:零胎压状态下以 80km/h 行驶 80km,胎侧温度≤100℃,无结构性损伤,符合 GB/T 2978-2024 专项要求。
- 普通轮胎:80% 标准气压下运行 24 小时,检测胎圈部位磨损量(≤0.5mm)及胎体变形恢复能力。
- 屈挠疲劳试验
- 胎侧疲劳:屈挠试验机模拟轮胎转弯时的侧向变形(弯曲角度 ±15°),50 万次循环无裂纹,评估胎侧橡胶抗老化性能。
- 带束层疲劳:动态载荷试验机施加周期性冲击(载荷波动 ±20%),检测带束层帘线断裂次数(≥10 万次)。
预处理与加载规范
轮胎需经过 200km 磨合测试,充气至标准气压(误差 ±1kPa),加载至额定负荷(商用车轮胎需考虑超载 10% 工况)。
多参数实时监测
- 温度传感器(精度 ±1℃)布置于胎面、胎侧、胎圈部位,实时预警异常温升。
- 工业摄像头(分辨率 1080P)记录测试过程中的裂纹扩展、脱层等缺陷,精度达 0.1mm。
寿命预测模型
结合阿伦尼斯方程(Arrhenius)建立温度 - 寿命关系模型,通过加速老化数据推算实际使用中的剩余寿命(误差≤10%)。
百检合作实验室配备全尺寸转鼓试验机(载荷范围 0-50 吨)、高低温环境舱等专业设备,可提供符合 GB、ISO、SAE 等标准的耐久性检测服务。检测周期 10-20 个工作日,费用处于行业合理水平,支持新胎研发的加速老化测试与在用胎定期安全检测。通过科学的耐久性评估,助力用户掌握轮胎寿命状态,优化维护周期与更换策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