隧道衬砌厚度不足易导致渗漏水、结构开裂等病害,根据 JTG/T 3660-2020,衬砌厚度需≥设计值的 90%,且任一检查点厚度不得小于设计值的 60%。
检测范围
- 喷射混凝土初期支护、模筑混凝土二次衬砌
- 复合式衬砌、整体式衬砌等不同结构类型
- 隧道拱顶、拱腰、边墙、仰拱等全断面检测
检测标准
- JTG/T 3660-2020《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》:规定衬砌厚度抽检频率(每 10m 检查一个断面,每个断面≥5 个测点)
- GB 50308-2017《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检测技术规范》:明确无损检测设备性能要求(雷达天线中心频率≥100MHz)
- TB 10223-2021《铁路隧道衬砌质量无损检测规程》:提供声波反射法数据判读标准
检测项目
- 衬砌厚度定量检测:确定各检测点实际厚度与设计值的偏差
- 背后空洞定性检测:同步排查衬砌与围岩间的脱空缺陷
- 钢筋分布检测(附加项目):定位衬砌内钢筋位置避免凿孔损伤
检测方法详解
地质雷达法
- 原理:发射高频电磁波,通过衬砌与围岩界面反射信号计算厚度
- 操作要点:天线沿隧道纵向连续扫描,速度≤5km/h,采样间隔≤20cm
- 数据处理:利用褶积滤波去除噪声,通过双程走时公式计算厚度(h=vt/2,v 为混凝土中波速,约 0.1m/ns)
声波反射法
- 技术:通过锤击或电火花震源激发弹性波,接收衬砌底面反射信号
- 适用场景:喷射混凝土厚度检测(厚度≤30cm 时精度较高)
- 优势:设备轻便,可在狭小空间(如隧道拱顶)快速检测
凿孔法
- 操作:在无损检测异常区域钻孔,直接测量衬砌实际厚度
- 控制要求:钻孔直径≤50mm,数量≤检测断面测点总数的 10%
- 作用:作为无损检测结果的验证手段
百检检测优势
- 无损检测优先:采用 90% 以上无损检测 + 10% 局部验证的组合方案,最大程度减少对衬砌结构的损伤
- 多参数分析:在检测厚度的同时,同步评估衬砌混凝土密实度、背后回填密实度等关联参数
- 效率提升:通过车载式雷达检测系统,单隧道日检测里程可达 500m,检测费用较传统人工检测降低 30%
质量控制要点
- 检测时机:二次衬砌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值的 80% 以上方可检测
- 设备标定:检测前需在已知厚度的标定块上进行波速校准,误差≤±2%
- 异常处理:对厚度不足或背后空洞区域,采用三维雷达加密扫描确定缺陷范围
隧道衬砌厚度检测是保障隧道结构安全的重要环节。百检检测依托先进的无损检测设备与标准化作业流程,为隧道工程提供高精度、高效率的衬砌质量检测服务,助力及时发现施工缺陷,提升隧道长期运营可靠性。